为什么「不劳者不得食」的苏联垮了,而「懒人黑人吃福利救济」的欧美却活着?
- 159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因为没有任何国家会被吃垮,国家一定是被统治集体下大棋搞垮的。
腐朽如民国,都能养活四亿中国人。腐朽如大清,都能养活世界第一的人口。
现在大家很喜欢嘲讽印度腐败,分裂,奇葩,脏乱差,然而印度人口世界第一了。
老百姓,穷人,懒人,不管怎么懒,怎么不劳动,都绝对绝对不可能把一个国家吃垮。
只有,唯有,也必须有千古大帝,圣君,王者集中力量下大棋才能把一个国家搞垮。
美国农业就业人口占比1.3%、德国农业就业人口占比1.2%,日本农业就业人口占比1.6%,
农业人口只需要低于2%的就业,就足以养活全国所有平民,让所有平民吃上免费食物福利。
在加上生产衣服,生产住房,公交系统,物流系统。
就算整个国家的衣食住行,统统免费提供,也顶多只需要5%-8%的就业人口。
这就是西方科技,西方文明带来的现代极度发达的生产力,制造力,平民所能实现的生产生活标准。
美国,苏联,日本,任何一个工业国家,把全国老百姓养起来,让大家使劲吃肉,使劲休假,提高福利,都不会对国家产生多大负面影响。
真正的致命问题,是一个国家出现了苏联这样喜欢集中垄断解释权下棋,使劲折腾平民,让平民敢怒不敢言,不敢结婚生育,没法抗议说话的局面。
这时候,任何一个野心家,斯大林,叶利钦,戈尔巴乔夫,他们掌握了整个国家,控制了整个国家,可以凭借个人喜好,把国家代入深渊,又或者宣布国家散伙。
*力只有在滥用的时候才最能展现权力的价值,因此,被圣君,大帝拼命集中起来的*力,最终一步,一定会走到用来玩火自焚。
编辑于 2024-01-01 15:05・IP 属地海南查看全文>>
zs / zs
安易 - 12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zs / zs
第四代重型隐身战斗机 - 376 个点赞 👍
因为苏联官僚体制极度无耻,劳动者受到剥削压迫,统治阶级享受劳动成果,一分钱都不愿意留给底层。
欧美就先进的多,统治阶级愿意让利于民,哪怕懒人也能享受劳动成果。
查看全文>>
zs / zs
牧卓 - 0 个点赞 👍
你这逻辑是预设前提
查看全文>>
zs / zs
韩帅 - 51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zs / zs
泥瓦匠 - 30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zs / zs
沉钧 - 305 个点赞 👍
一个懒人一个月2000元吃喝拉撒管够。周公子一盒茶叶20w,可以养100个懒人,吃饭肯定比茶叶贵,按一年100w算,可以养500个懒人。所以说养懒人国家不会垮,周公子多了才会。
发布于 2024-01-01 18:36・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zs / zs
大超 - 26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zs / zs
III号突击炮G型 - 24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zs / zs
爆炸就是艺术 - 22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zs / zs
邦邦卡邦 - 182 个点赞 👍
这个问题问得就很有一种意识形态撕裂风:
对于右翼保守派来说,苏联是“均贫富”的典型,欧美战胜苏联是“个人主义市场竞争”对“国家包办一切”的胜利,没有任何可以疑问的;
对于左翼进步派来说,一个“懒人黑人吃福利救济”是老保们对福利国家的污名化,而福利国家和社会保障战胜了“不劳动者不得食”这种残酷的经济模式也是天经地义的。
而给苏联赋予英美保守派们那种“只有奋斗才配生存”新教道德价值进而赞扬,同时又指责欧美的白左价值观的堕落,实在是扭曲得不能再扭曲的一种叙事,恐怕只有在打左灯向右转几十年的某国才能有市场。
发布于 2023-12-24 21:2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zs / zs
李修宇 - 148 个点赞 👍
题主将“黑人”与“懒人”并列,而不是将二者划等号,或者将前者看作后者的子集,说明题主在潜意识中并没有把“黑人”视作“懒人”,但题主却又用不屑的语气说出“懒人黑人吃福利救济”,说明题主认为黑人尽管辛勤劳动,但仍然没有资格享受国家福利或社会救济,同时题主又将苏联放在了同“懒人黑人吃福利”的欧美对立的位置上,那么题主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了:
在这个理想国当中,黑人被置于社会的最底层,被视作牛马奴工,即使终日劳动生活贫困,也不配接受任何救济;黄人和白人劳动者被置于黑人之上,在完成国家规定的劳动量,证明自己不是懒人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待遇和福利,来保证温饱。对后者来说,这样的日子不一定舒服,但即使日子过得紧巴巴,一旦想起还有更底层的黑人可攻自己欺辱和践踏,马上就体会到了当人上人的快乐,不由自主地挺起骄傲的胸膛。同时,这个国家一定要立起“平等”和“解放全人类”的牌坊。根据我的键政经验,我敢说这绝不是题主一个人的奇思妙想,而是我们这里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业。
发布于 2023-12-24 20:5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zs / zs
皮卡战车 - 88 个点赞 👍
“不劳者不得食”是一种带有很强阶级性质的,甚至带有社会达尔文性质的思想,这两点注定这个制度行不通。
“不劳者不得食”反过来说,就是“只有劳动者才可得食”。
那么问题来了,谁来定义劳动?如何量化劳动?
农民种一亩田可以换十斤粮,那凭什么领导在办公室开开会就能换二十斤粮?有人说了,因为他们是领导,他们的工作更伟大、更重要,所以他们该多拿粮。
你看,阶级差异出现了。
时间久了,领导的粮越来越多,农民的粮食越来越少,社会差异越来越大,想不崩溃都难。
换句话说,在“不劳者不得食”的体系中,越劳动越没饭吃。
而“养懒汉”这个事,很多人只看到了结果,没有看到起因。比如养懒汉的粮从哪里来的?没人说。
养懒汉的粮,是粮食富余的人捐的。
换句话说,在这个流程中,有钱人的资源实现了再分配,上层富余的资源流向了下层,缩小了社会差异,增加了经济流动性,反而有益于社会的发展。
一说到上个世纪的大萧条,大家都能讲得头头是道的:资本家让工人不停工作,导致工人没有闲钱去消费,反而把经济搞崩了。
为什么到了这个问题下面就想不通了?
我觉得吧,这个问题本质上还是一种语言上的艺术。
一说“养懒汉”,群情激愤。但如果换个说法,比如加大社会福利帮扶底层群众,感觉一下子就能接受了。
很多人以为自己是得食的劳动者,殊不知自己其实是那个深陷泥潭的懒汉。
发布于 2024-01-02 21:12・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zs / zs
罔顾铁拳只缘君 - 51 个点赞 👍
显然,躺在莫斯科疗养院里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们正在辛勤的劳动,而在乌克兰黑土地上刨食的农民则是一帮吃福利救急的懒汉。
我都懒得强调福利救济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了,关键是苏联也没有“不劳动者不得食”啊?
斯大林是付出了什么级别的劳动,让他能在克林姆林宫里享受来自西伯利亚的空运鱼子酱?
还有古格拉集中营里做苦力的劳改犯们,他们的应得劳动报酬又在哪里呢?
发布于 2023-12-25 09:50・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zs / zs
ducling - 4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蔚某人 - 4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道朗马泰尔 - 3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zs / zs
尹天圣 - 36 个点赞 👍
冷知识:这片土地两千多年前的生产力就可以创造一个叫做“门客”的职业了。两千多年过去了,生产力不知道翻了几千几万倍,你竟然觉得门客能把整个社会吃垮????
发布于 2024-01-04 23:0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温酒 - 29 个点赞 👍
你这问题已经把答案说出来了。这个世界的发展方向就是懒人吃福利。谁这方面做的越好就越发达。
发布于 2023-12-24 08:14・IP 属地吉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大相邦 - 21 个点赞 👍
元旦我家吃饭,我大爷说他学习强国app几百个h,领了一百三十多块。当时给我震惊了。
我没玩过这个app,不知道他这个领钱是app直接发,还是他单位看时间给发,反正是给我震撼不小。
还有之前看老梁讲一首歌《一封家书》里面的歌词“爸爸每天都上班吗,管的不严就不要去了,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本来这首歌要上春晚的,但是导演非要改歌词,说“管的不严就不要去了”这个得改,但是李春波说不能改,这就是他记忆中的历史,改了就没那个味了。什么叫管的不严就不要去了,其实就是计划经济年代大家敷衍工作,你来不来都没事。还有什么叫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其实就是在这种一眼看到头的岗位上敷衍一辈子。按照现代中国来讲就是“开不掉你就不要去了,反正也是摸鱼。”
刘慈欣在娘子关摸鱼写出来三体,里面叶文洁也是国家逐渐放弃这个项目百无聊赖下发现的信号,这其实就是那一代人真实的工作体验。
好消息是这种年代现在又回来了。
编辑于 2024-01-03 01:11・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zs / zs
九月八 - 16 个点赞 👍
这个问题本身就包含了部分答案。
如果把“劳动报酬占GDP的百分比”+“社会福利占GDP的百分比”作为一个粗略的参数,来评估一个国家里劳动人民分得的经济大饼的比例。
就会发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里,劳动人民分得的经济大饼的比例其实不低。甚至比某些“劳动人民是统治阶级”的国家还高不少呢。
发布于 2023-12-25 02:5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zs / zs
Gator - 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宫乘风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这是一个昵称 - 4 个点赞 👍
“不劳者不得食”是典型的生活物资不足时代下的思维。
资本主义是什么?雇佣劳动是什么?
反过来说,为什么外资在过去40年里大量投资中国?
原因有很多,但最核心的就一条:
“中国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对,这就是人口红利。
如果“不劳者不得食”得到贯彻,那么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结局——
失业的人会饿死,那么市面上就没有剩余劳动力了。
“雇佣劳动”存在的大前提,就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国迟迟无法开启现代化的核心原因之一——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从事劳动,不劳者不得食,所以中国始终没有剩余劳动力这一群体存在,因为不干活就会被饿死。
美国上一次“不劳者不得食”的时代我们称之为“大萧条”。
剩余劳动力只有活着才有可能成为劳动力,你没有办法剥削一个死人。
而这个人只要活着,就需要吃喝拉撒,消耗掉多余的产品,让生产和价格得以维持。
流浪汉和懒人这个群体,恰好解决了生产力提高而商品消费无法维持这样一个困境。如果大家都去干活,那么商品就太多了。有一波可以消费而又不生产的人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然,这个群体也不一定就要由懒人流浪汉来充当就是了……
编辑于 2024-01-07 06:03・IP 属地加拿大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希鲁杜雷 - 1 个点赞 👍
工人夺取政权,巴黎公社存活了七十多天,被镇压了,镇压的技术是肉体消灭。苏联存活了七十多年,被和平演变搞垮了。现在中国成了世界第一强国,欧美正在衰退。以资本家为主导的福利社会最大的麻烦是不能适应全新的生产力,计算机生产力。中国社会结构对计算机生产力极为适应。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上是被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苹果公司等高技术公司搞垮的。资本主义最终还是被自己埋葬了自己。
发布于 2024-01-02 01:28・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陈必红 - 1 个点赞 👍
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本质上是依靠人们无尽的贪婪和科技不断进步才能维系的。
其实很简单的道理。
如果是为了满足19世纪的那种生活,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视,电话可能有的,但没有手机。汽车有的,但时速20公里顶天了;没有飞机。冰箱可能也没有;远航冰柜更没有。如果人们是为了达到当时的生活标准,估计按现在的生产力,1/10的人工作就可以养活全部人。
但这1/10的人可能心里不平衡,凭什么我工作别人不工作?于是收缩产能,只能养活1/10的人,其余90%的人饿死。
但同理,闲杂其只有原来1/10的人了,按照当前生产力,只需要原来1%的工作就可以了,于是剩下那9%又饿死了。
以此类推,最后会发现就没人了。
现实生活中,正因为人们的贪婪,满足了这个需求又有了新的需求。比如有人发明电视,有人改良汽车,有人发明飞机,这样才能让大家都有活干,不至于收缩。当然,前提是科技一直发展,可以支撑人们新的需求。
中国古代之所以不行,是因为贫富差距过于厉害。最富有的皇帝,你觉得他活得爽不爽?实在太爽了,他并没有什么新的需求;那么底层人民呢?饭都吃不饱,其实都是基本需求,也没有那种促进科技创新的需求。所以,按照中国元朝以来的体制,发展1万年也白搭,还是原地打转。
苏联本质上有点类似中国古代那种体制,所以显然无法引领科技发展。
美国不同,懒人吃福利,好歹不会饿死,因此不会出现上文出现的那种恶性循环不断萎缩。其余的人,由于贪婪的本质,也会不断创新。
发布于 2024-01-02 16:4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babyquant - 1 个点赞 👍
因为苏联才是真的福利国家。至于为什么垮了,因为统治阶层看到欧美统治阶层吃香喝辣,心理不平衡了。背叛了国家,背叛了人民。
苏联搞的是平均主义,生活的下限是不低的,房子是国家给的,方方面面都由国家承担,真正从摇篮到坟墓。上升渠道通畅,苏联的很多领导人都是工人农民出身。有没特权,有,但不多,退休后国家配的别墅等等都要上交,这些特权与欧美同行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这也是集体背叛的原因。至于苏联后期的经济困难,还不是戈尔巴乔夫等集体摆烂瞎搞,领导层都在摆烂,苏联经济能不困难吗。
苏联解体后私有化,当时很多人应该挺开心,私有化后每个人分到了一份,结果呢,分到的莫名其妙就蒸发了。经有关专家评估,俄罗斯的国有财产总值的1/3约为1.5万亿卢布,刚好人口是1.5亿,以前财产是大家的,现在分到个人,也是人人有份。于是每个俄罗斯人领到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可以凭证自由购股。可是,到私有化正式启动,已是1992年10月,时过境迁,此时的1万卢布,只够买一双高档皮鞋。因此这个措施使大批国有企业落入特权阶层和暴发户手中,他们最关心的不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是尽快转手盈利。
在60年代末,苏联就已经推行了每周5天工作制,除了例行的周末双休,每年还有20天的带薪休假、8天的法定节假日,这样苏联职工每年的休息日有130天左右。
苏联的人均寿命在1960年达到70岁,其中男性64岁,女性73岁。俄男性的平均寿命一度为58.6岁,比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时男性寿命的63.4岁还低了4.8岁。
2019年,俄罗斯人的平均寿命为72.9岁。在2000年以来的近20年中,俄罗斯人的平均寿命增长了7.7岁,接近8岁,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
赫鲁晓夫楼3种主力户型分别为30平方米的一居室、44平方米的两居室,以及60平方米的三居室。2010年,曾在赫鲁晓夫楼长大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与大学生座谈时说,“虽然赫鲁晓夫楼不好,面积又小,但应给予赫鲁晓夫和他当时的决定应有的评价。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居民搬进了这种楼房内,虽说居室窄小,舒适度低,但毕竟有了属于个人的、自己的房子。”
编辑于 2024-01-03 02:11・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zs / zs
陈圣 - 0 个点赞 👍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八个字确实不是我想的意思,但能够口口相传留下来就是我想的意思!有权之人必然会给自己谋私利,这条铁律不适用个人但必然适用一个集体,且与制度无关!
发布于 2024-01-02 22:04・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L li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