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旗方队给杨靖宇支队这么多镜头?
- 104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小狐崽子 - 19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熊大力9527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摆渡 - 717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杨邪云 - 5675 个点赞 👍
这就叫正统。
蒋介石政府在918后放弃了抵抗,他们的抵抗是1937年才开始的。
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打满了全场,坚持了14年的抗战。
而这个14年抗战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就是杨靖宇将军。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大风起兮云飞扬 - 567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刘钊 - 5413 个点赞 👍
可以这么说,杨靖宇将军测试出了中国抗日将士抵抗的极限。
1931-1945期间的关外和关内基本就是两个相互隔绝的战场,两个战场之间基本不存在任何联系和支援。因此我们实际可以把1931年之后关外由东北义勇军/抗联主导的抗日战争单独拆出来作为一场独立的战争,姑且称之为“东北抗日战争”。
从这个视角来看,如果把“东北抗日战争”看作一场单独的战争,那么这场战争毫无疑问是中国战败了。
1936年,巅峰时期的东北抗日联军有11个军,分别编为3路军,人数最多时高达3万多人。经过4年的战斗,到1940年末,第1路军只剩下不到100人,第2路军只剩下400多人,第3路军只剩下200多人。先后战死师级以上干部120余人,军级以上干部40余人。11个军的军长中,死亡7人,叛变2人,仅有2人存活,高级干部基本损失殆尽。
抗联无论是军队的折损率还是高级干部的伤亡率都极其惊人,到1943年,残存的抗联部队退入苏联境内重新整编成88教导旅的时候,原先3万人的队伍一共就剩下380人,存活率1%。
东北抗联的主力在1940年基本折损殆尽,之后东北境内已经基本没有抗联活动。从军事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东北抗联在1940年之后就已经全军覆没,关外的抗日斗争至此已经完全失败。
如果说抗日战争的难度是地狱级,那么东北抗日战争的难度就是地狱的平方,所有其它战场上的中国军人遇到的困难因素,东北战场上全部都有,而且全是极限难度。
关内的抗日战争尽管同样艰苦,但是所有在关内抗战的中国军人,无论处境如何艰难,但始终还能看到胜利的希望,还能得到其它战场上的战友的援助,还拥有广阔的后方,统一的领导,最起码也能听到其它战场上的战友们的消息。
而关外的抗联将士们,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孤立无援,忍饥挨饿,面临着最悬殊的敌我力量对比,和最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和其它战场的战友完全隔绝,得不到任何支援,没有任何后方,没有统一的指挥,甚至得不到任何同志的消息(中共满洲省委在抗战初期就被破坏了,整个抗战期间抗联和中央基本没有任何联系)。更重要的是到最后他们已经失去了胜利的希望。所有人-包括他们自己在内,都已经看不到获得胜利的任何可能性了。
以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为首的抗联将士们,向所有人展示了,即使在这种极端困难、毫无希望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可以继续坚持战斗下去。即使意识到了抵抗毫无希望,失败已成必然,他们仍然不会投降,不会放弃,他们仍然会拼尽的最后一丝力量,和侵略者周旋到最后一刻。
正是他们的失败,正是他们在毫无希望的绝境中的苦苦坚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和决心能够达到怎样的极限,让我们看到了即使处于完全无法逆转的绝境,即使已经完全丧失了胜利的希望,中国人仍然会有人继续不屈的抵抗下去。
他们证明了中国人可以为了抵抗侵略者做到怎样的地步。他们证明了哪怕美国和苏联没有下场,哪怕日本的力量再强大十倍,哪怕中国最后战败了,依然会有人继续坚持与侵略者战斗到最后一刻。
在东北这个孤立的战场上,那些在绝境中奋战到最后的抗联将士们,才是中国人民抵抗意志的缩影。
没有人比他们更苦,没有人比他们更难,没有人比他们更绝望,但他们依然坚持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他们最后确实失败了,但这样的失败,比成功的光芒更加耀眼。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大熊喵 - 5247 个点赞 👍
因为有了东北抗联这样一支队伍,我们中国人才可以挺直腰杆说抗日战争是十四年,不是八年,从日本人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就开始了不屈的反抗和斗争,到1945年整整十四年。
如果中国人在九一八事变后,彻底贯彻不抵抗政策,退出东北不做抵抗,到今天好意思把八年抗战重新强调为十四年抗战吗?抗,你抵抗了吗?战,你战斗了吗?
强调十四年抗战才能真正体现我们中国人的血性和韧性,也真正能让中国二战战胜国的地位不可动摇,从日本侵华开始,每个地区都有人坚持抵抗,没有投降。没有投降就意味着没有失败,一直在僵持中,我们是在与敌人的对抗和僵持中取得的胜利,这个战胜国地位毋庸置疑。
所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给予这样一支队伍和其主要领袖足够的尊重是应该的,这是他们用艰苦卓绝的斗争换回来的。
如果你在寒冬来过东北,你就知道抗联是人类历史上最艰苦的游击队,冰天雪地,没有支援。日本人为了动摇抗联的根基,推行集团部落,将东北的老百姓赶到一起集中居住,老百姓都要迁入。迁入其中的居民,种地也不许离开部落太远,走出部落必须要挂号,不许超过二个小时,出远门只允许携带够本人食用的粮食,彻底切断东北人民与抗联的联系,这种情况下抗联官兵缺医少药,缺吃少穿,孤立无援,东北抗联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大多战死,仅军以上指挥员就牺牲近30位,这十几秒的特写镜头,就是抗联官兵用生命和鲜血换回来的。
这里原来叫蒙江,是因为杨靖宇将军在此殉国,才改名叫靖宇。
杨靖宇将军当年殉国时,被上百的日本人和伪军堵在这个小山坳里,两边的小土山他一个也翻不动了,几天没吃东西了,肚子里全是草根树皮和棉絮,还发着烧,身下是齐膝甚至齐腰的大雪,敌人上来几轮劝降,当时杨将军是东北抗联的旗帜和领军人物,只要他投降了,必将重创东北抗联。这时候,只要意志一松,马上就能就能吃饱穿暖,喝酒吃肉,但是杨靖宇将军的枪一直响到了生命最后一刻。
再看看抗联将领的牺牲方式,75位牺牲的抗联主要将领,有62位都是在战斗中牺牲的,在东北野外恶劣的环境下,他们年轻的生命甚至连病逝都拖不到,就和敌人拼到最后一刻了。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spikenail - 4516 个点赞 👍
那我要问问了,为什么不能给那么多镜头?
杨将军一个河南人,横跨两千多公里在那片白山黑水最艰难的时候扯起抗联大旗,号召聚拢一批批东北儿女们誓死抵抗,这种理想信念,永远都不会过时,永远都值得纪念。
整天说人东北不抵抗巴拉巴拉,地域黑的就该好好记住这面旗。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饼干死掉了 - 3642 个点赞 👍
杨靖宇,是最符合东方文化对孤胆英雄刻画的人,如果说抗战中国民党死的最壮烈的将领是张自忠,那中共这边毫无疑问就是杨靖宇了,如果牺牲也分段位的话,他俩的死法毫无疑问是最悲壮也是最浪漫的一档,重兵围困、弹尽粮绝、形单影只、孤立无援、精疲力尽,却仍然坚如磐石,死战不降,最后没有被俘,没有自尽,而是壮烈地倒在战场上,能把以上所有buff都叠满的人,放眼整个华夏文明史,也找不出几个。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Air真心为你 - 3455 个点赞 👍
杨靖宇有一个战友兼下属叫金成柱,他的孙子今天也在城楼观礼台上。
说句题外话,杨靖宇的靖宇两字是化名很多人都知道(当然姓也是化名时改的,杨将军本姓马),但是靖宇的来历,其实就是金手下的朝鲜子弟喊他“杨政委”时,因朝鲜语的发音与“靖宇”两字相似,杨将军便索性改名“杨靖宇”。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以正义之名 - 3022 个点赞 👍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初鬼子给杨靖宇开的条件,只要他投降
不仅不杀他,还要让他当伪满洲陆军部长
当时东北的情况,抗联他的许多战友
下属乃至亲手养大的警卫员都投了
甚至叛徒程斌带领一群叛徒
那些抗联密营补给全部破坏
抗联原一师的特等射手
亲自射杀的他
一边是他要是投了,唾手可及的荣华富贵
一边是继续抗战,至死不悔
杨靖宇毫不犹豫选择后者
殉国前遇到一个上山的老乡
他给老乡钱,能不能给他买双鞋子
再给他带点吃的
那个老乡说:现在满洲国不杀投的人,你还是投了吧
杨靖宇:中国人要是都投降了,那还有中国吗?
这个老乡掉头就报告日本人
杨靖宇将军的位置
随后杨靖宇壮烈牺牲了
————————
杨靖宇将军身高接近1.9米
人高马大,日本鬼子加一群叛徒漫山遍野的搜捕,根本撵不上他
雪特别深,鬼子比较矮
一踩陷进去了,叛徒挺进队
比鬼子还上心
捣毁密营,才把杨靖宇逼到绝境
我始终的看法就是,对于当初害死杨靖宇的叛徒凶手乃至家人后代
进行无限期的追责,追杀
血仇只能血来还!!!!
02:02补一个金一南将军的视频吧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青衫负酒 - 3021 个点赞 👍
1.将军在现场,而且将军的祖父大太阳是杨靖宇的老部下,也是他在回忆录里唯一一个字负面评价都没有的抗联将领(而且专门为杨靖宇开了整整一节篇幅回忆两人的交往历程)
2.东北抗联的斗争史是抗日战争持续了14年而非8年的直接证据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SK561GF - 289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蓝星龙 - 2316 个点赞 👍
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
杨靖宇烈士生前的事迹很多人都了解,我主要谈谈他的身后哀荣。
1940年2月23日下午三点,俯仰天地之间的杨靖宇,终于走到了他的英雄末路。
大量日伪军包围了杨靖宇在深山老林的藏身处,进行最后的喊话劝降:“投降吧,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
杨靖宇留下了最后的遗言:
“我的命是用来杀你们的,不是为了投降。很多同志都牺牲了,现在只剩了我一个人。虽然我会死,但更多的同志还在战斗着,你们灭亡之日迟早会到来,所以我更会抵抗到底。”
话音一落,杨靖宇手持双枪开火作最后的反抗,敌人机枪随即开火,杨靖宇接连中弹,倒在了这片他誓死守卫的土地上,时年35岁。
杨靖宇牺牲后,东北抗日联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只剩下2000余人,大部分人退往苏联,小部分人依然坚持在东北的林海雪原。
他们没有投降,他们还在坚持,他们还在等待着反攻的那一天。
历史终于在1945年转折。
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不到一个月全歼日本关东军,退往苏联的抗联教导旅跟随苏军打回东北。
同月,中共中央决定“抢占东北”,2万干部、10万战士出东北,东北抗日联军终于等来了关内的援军,等来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194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东北抗日联军与挺进东北的部队合并,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
这就是战功赫赫的中国人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最初的前身。
战辽沈、围平津、过长江、定武汉、下广州、逼香港、解放海南岛,回师再战朝鲜半岛。
所向披靡的第四野战军,血液里也燃烧着东北抗日联军的余焰。
中国人民永远铭记忠诚祖国的人,中国人民永远痛恨背叛祖国的人。
1946年2月23日,这一天是杨靖宇将军殉国6周年,辽东省政府将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沿用至今,并隆重召开杨靖宇将军追悼大会。
在杨靖宇墓前,人民政府枪决了向日军告密行踪、出卖英雄的汉奸赵喜廷,以告慰英雄在天之灵。
1951年5月12日,偷混入解放军队伍6年的程斌被人检举其背叛杨靖宇将军的罪恶历史,被热河省法院判处死刑,在承德执行死刑。
新中国成立后,感念忠贞,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于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殉国十八周年祭日,在吉林省通化市举行杨靖宇同志公祭安葬大会。
大会筹委会要求:
靖宇县在1957年8月间将将军遗骸迁移至通化;同时要求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于9月初将杨将军遗首恭送至通化。
自此,身首分离十八年的将军遗骸合葬。
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烈士陵园举行了近万人参加的公祭安葬大会。
中共中央派代表参加并发表悼词,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敬献花圈。
此时已是朝鲜最高领导人的金日成,也向杨靖宇将军敬献花圈。
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和杨司令,民族不同,出身也不同,但我想起同他相逢时的种种情景,仍然久久地暗自流泪,好几天吃不下饭。”。
杨靖宇将军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为个人举行公祭大会的第一位革命烈士,其规格也是在对革命先烈的纪念中绝无仅有的。
中共中央在杨靖宇同志公祭安葬大会上的悼词
(一九五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今天,我们来为十八年前为国牺牲的杨靖宇同志安葬,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他表示深切的悼念!
中国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的胜利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一方面有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一方面有勾结外国帝国主义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是非常艰难的。东北抗日联军当时面对着中国民族最凶恶的敌人——日本侵略者,处境十分困难,但是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到底,充分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民族在任何敌人面前,在任何困难面前绝不低头的伟大精神。在这场斗争中,许多共产党人和许多爱国志士流尽了他们的鲜血,付出了他们的生命。杨靖宇同志就是在斗争中英勇牺牲了的一个伟大的战士。我们今天来纪念杨靖宇同志,也就是纪念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光荣牺牲了的一切革命战士。
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的一个部分。大家都记得,在一九二七年,国民党叛变了革命的时候,中国人民面前笼罩着一片黑暗。
这时,只有中国共产党高举着革命的旗帜,向全国人民指出了前进的道路,率领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卖国的、反人民的国民党统治把中国的事情越搞越糟。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东北实行武装侵占。国民党政府采取了所谓不抵抗政策,听任日本侵略者占领整个东北,并且把它的侵略势力向华北和全国发展。
这时,也只有中国共产党站到了抗日斗争的最前线。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命令东北地区的党组织坚持抗日斗争,并且派遣了许多优秀党员到东北地区来工作,杨靖宇同志是其中的一个。
杨靖宇同志和东北地区领导抗日游击战争的其他共产党人坚决执行党的方针,他们和东北各族人民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并且团结了一切爱国的力量,在党中央领导下组成了东北抗日联军,向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给了侵略者以有力的打击。
参加当时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还有许多朝鲜同志。在共同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结成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后来又在共同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种在斗争中长期发展起来的友谊是最巩固的、最可宝贵的友谊。
杨靖宇同志的英勇奋斗的一生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他对革命最坚决最勇敢,任何困难不能把他压倒。他对党是最忠实的,时时刻刻都尊重党的组织和党的纪律,他热爱人民,和人民真正打成一片,他善于团结群众,能够把各族人民为共同的事业而团结在一起。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杨靖宇同志牺牲以后的十八年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六亿人民,不但已经胜利地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而且已经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正在进行着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数的革命先烈在艰难的斗争中毫不踌躇地付出了他们的生命,这就是因为他们深信他们的牺牲能够为后人开辟出一条通向无限幸福的大道。
现在我们来纪念他们,就应当用同样的革命毅力,用同样的刻苦奋斗的精神,来把我国的建设事业迅速地向前推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社会主义国家。
伟大的民族英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
东北抗日联军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曾经年少 - 215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天使的猫猫 - 188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atiash - 1887 个点赞 👍
有一个细节
军旗左上角,授予通化支队
这个通化支队是何方神圣,担得起杨靖宇支队的名号
1946年春节,通化战俘营的日本战犯在国民党特务的挑动下发生暴乱。方虎山领导下的朝鲜义勇军三个中队和中共通化支队立刻前往镇压,两小时内平定局势,打死500多人(当时末代皇帝溥仪的奶妈也在战俘营里,被炮火打死),活捉3000人以上。这3000多个曾经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鬼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方虎山的部下让这些战犯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下穿着单衣来到通化城头,跪下后用刺刀挨个挑死,尸体全部踹下城去,塞进未解冻的冰河凿开的冰窟窿里。等到开春河水解冻后,河里的鱼一个个又肥又大。老百姓都不吃,说这鱼是吃了死人养大的。这即是著名的“通化平乱”。
方虎山,绰号冬泳教练
这个特写,估计是故意让鬼子看的,别忘了冬泳的滋味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主任技术工人 - 1789 个点赞 👍
杨靖宇是七大筹备委员会委员,七大因为种种原因,到1945年才召开,所有还在世的筹备委员会委员全都当选中央委员,可以去查查七届中央委员都是哪些人,就知道杨靖宇什么级别了。建国后给他举行的葬礼是按元帅级别办的。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玩吾伤智 - 168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幸福与光发黄 - 1481 个点赞 👍
杨靖宇将军是全民抗战的精神领袖。是他团结全国人民,促成了“抗战到底”的思想统一,这才有了后来全国一盘棋的抗日救亡运动。
杨将军在极其艰难的环境里,矢志不渝地坚持抗日救亡活动,最终打动了海内外中华同胞,统一了思想,将抗战进行到底,是他点燃了全民抗击日寇、救亡图存的热情。
在他就义之前,妥协派如蒋光头,投降派如胡适、汪精卫,有限抵抗派张学良(玩砸了),各种不坚定思想层出不穷。对抗战意志并不坚定,因此造成了918东三省彻底沦陷。
最后将军弹尽粮绝、慷慨就义后,消息传遍全国,震惊海内。
当时很多人认为他们早就死了,也有人认为他们不自量力。东北军在正面战场被日本人打得节节败退,他们几个东北抗联敌后游击也就是螳臂当车。
所有人都在逃命,老百姓逃命,当兵的打不过也逃命,所有人陷入恐惧,贪生怕死、苟且偷生。
只有东北抗联站出来给国人树立了一个榜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保家卫国义不容辞。而杨靖宇,是把那面旗帜扛到最后的人。
某种意义上来说,东北抗联的抗日行动是毫无胜算的,但正是通过这种慷慨赴死的行动,才能向国人传达抵抗侵略的勇气,和救亡图存的信念。
国人没想到,竟然有人在冰天雪地、四面受敌、毫无补给的敌后战场,坚持自己保家卫国的理念,更没想到,抗联的这场抗日斗争能坚持了那么久。
可以说,有这种英雄的个体,不怕死的队伍,这个民族才能幸存下来。
那种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彻底感染了大家。全国军民才能统一思想,不再贪生怕死。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抗日救亡要打到最后一个战士;敌未出国境,言和即为汉奸。
杨将军整个抵抗就义的过程震撼了日寇。
他最后已经饿得皮包骨头,负责追捕杨将军的日军指挥官岸谷隆一郎无法理解杨靖宇是如何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坚持战斗的,于是命令军医进行解剖。结果发现,他的肠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日军指挥官也不得不感叹:“他虽为敌人,但确是个英雄!”
杨将军让日本人认识到,民国虽为弱,却不乏忠勇之辈。中国人不是那么容易战胜的。
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再讲讲杨靖宇将军生前奋斗的工作单位。
东北抗联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并长时间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奋战。他们面对日本关东军的疯狂“围剿”和经济封锁,常常需要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行军作战,缺衣少食,渴饮雪、饿食树皮草根是常态。
抗战期间,东北抗联付出了极其惨烈的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东北抗联共牺牲师级以上指挥员100余人,其中军级30余人。
我们熟知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英雄,皆壮烈殉国。至抗战胜利前夕,部队从鼎盛时期的数万人仅存千余人。
尽管条件艰苦,抗联将士始终牢记为人民而战的初心。“子孙不断头”正是他们甘愿为后代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的写照。日军通过建立“集团部落”(俗称“人圈”),企图隔绝抗联与群众的联系。但东北民众仍尽力支持抗联。
作为杨靖宇将军慷慨赴死的的一个回声。张自忠将军在(40年5月)也选择了为了祖国慷慨赴死。
张自忠将军的故事更加传奇。他在 918事变以后跟蒋光头一样是妥协派,觉得惠够了日本,就能有和平,然后秣兵历马(弄上40个德械师),挥师北伐。
(这种想法胡适曾经批评,蒋先生只有准备好了再打,日本人必不许他准备好了再打)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时,张自忠时任北平市长。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和撤离百姓,他奉命留在北平与日军周旋。此举使他被外界误解为“汉奸”、“卖国贼”,报纸称他为“张逆自忠”。
他忍辱负重,最终设法逃离北平,但污名一直困扰着他。重返部队后,张自忠决心以死报国,证明自己的清白。后来他率部参加了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等众多重大战役,屡立战功。
后来在枣宜会战、南瓜店战役中英勇殉国(40年5月)。年仅49岁。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国中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长歌怀采归 - 134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漢寿无疆 - 1262 个点赞 👍
濛江会议后,抗联第二军代军长老金和杨靖宇将军分别。
几个月后,杨靖宇被日伪军包围壮烈牺牲,最后陪伴杨靖宇一起战死的两个警卫员中,一个叫李东华的,是老金派给杨靖宇的警卫员兼联络官。
杨靖宇的最后一名警卫员牺牲时,最后哀求竟然是让杨靖宇吃掉自己,好攒足力气突围出去……。
东北抗联作战环境,只能用一句绝境死战来形容。
……
朝鲜和我们近代革命的渊源有多深,从这首歌就能看出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是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的歌曲。该曲创作于1939年,原名“八路军进行曲”,解放战争时期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该曲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郑律成
郑律成【1914年8月13日14~1976年12月7日】,原名郑富恩,出生于朝鲜全罗南道光州(现韩国光州广域市),朝鲜族。中共党员,近代中国作曲家。
1970年以前,朝鲜人民军军歌,也是郑律成写的……。
郑律成创作的朝鲜军歌为《朝鲜人民军进行曲》,创作于1940年代后期,曾作为朝鲜人民军官方军歌使用,后因郑律成返回中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阿斯兰 - 102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拾荒的大白菜 - 985 个点赞 👍
长文!先补充个冷知识:杨靖宇将军麾下某老战士的孙子,这次专门从国外赶来观礼,路上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
对日寇的仇恨是整个亚洲的共识。
以下为全文:
《杨靖宇支队——那些我们不能忘却的历史!》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来自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承载着历史荣光浩荡而来。
其中,“杨靖宇支队”赫然在列
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这面战旗背后是在冰天雪地、粮草断绝、重重包围之下不怕牺牲坚持抗战的历史。
这样的历史,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忘却。
我们抗击了日本侵略14年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持续了14年,不是8年,不是8年,不是8年!
自1931年日寇悍然发动“九一八”事件:突然袭击奉天(今沈阳),武力侵占东北时,在我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战就已开始。
“九一八”事件次日,中共满洲省委即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号召东北人民奋起反抗。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人民组织游击队,联合东北抗日义勇军,对抗日军。1932年春,满洲省委先后派共产党员杨君武与省委军委书记杨林,到吉林省磐石县发展武装力量,进行反日游击战争。在那里创建了磐石工农义勇军,后来又派杨靖宇去领导这支队伍,发展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1933年,中共党员杨靖宇以南满游击队和海龙游击队为基础在吉林组建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
该独立师即为杨靖宇支队前身,杨靖宇任该独立师师长兼政委。
1934年2月,杨靖宇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2月21日,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1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在南满一带打击日本侵略者。
在杨靖宇将军的英明领导下,东北抗联战功赫赫,14年抗战击毙日军近20万头,打死14头日本将军。
1940年2月23日16时30分,杨靖宇将军在吉林省濛江县(为纪念将军,该县已改名为靖宇县)县城西南5千米标高四九〇(高程490米)附近壮烈殉国 ,年仅35岁。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寇残忍地将杨靖宇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一粒粮食也没有,只有还没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铮铮铁骨让日寇也为之震撼。
抗联从此过
子孙不断头!
对于日寇的仇恨是整个亚洲的共识
冷知识:杨靖宇麾下某位老战士的孙子,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
特地从国外来到北京现场观礼。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同工Same - 959 个点赞 👍
这次阅兵体现了我们一贯历史观。
都说抗战八年,实际上不对,应该从1931年918事变开始算。
当蒋介石一纸命令让张学良一枪不放执行不抵抗政策,幻想依靠国联调停,东三省迅速沦陷于日本之手,实际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就开始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救亡图存,唤醒民众。尔后我党能够迅速和张学良与杨虎城和解,也是靠着抗日,中国人应该抵御外辱,而不是自相残杀。
所以,阅兵第一首歌就是松花江上。当年蒋介石让张学良去打红军,杨虎城屡次劝诫,张学良不听。结果三个东北军师级单位被消灭,俘虏了东北军团长高福源,就是靠这首松花江上,让这位东北汉子泪流满面。死硬的高福源被感化,成为我党和张学良之间的信使。
战旗方队有杨靖宇支队队旗,在东北沦陷的情况下,正是我党在东北领导的抵抗,在外无援助的情况下,从1932年创立红军32军南满支队开始抵抗日本军队,一直到1940年抗联余部退入苏联。
有人问不是国民党国府领导抗战吗?那么请问,当东三省沦陷的时候国府和国民党在干什么?所以中流砥柱这四个字,中国共产党是担得起的。
之前写了一篇文章说过,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才是抗战中流砥柱,一堆国粉不爱听,今儿又在Thread上把一群国粉聊崩溃了。天天来争中流砥柱,东北沦陷之后所谓的正面战场,所谓的抗战领袖在干什么?
攘外必先安内,非法抗日。把大片大片的国土都丢给日本人,让日本人扶持溥仪成立伪满洲国。日本利用东北丰富资源,掠夺性侵占东北,为日本民众和日本军国主义提供资源。
比如,日本宣布《米谷管理法》和《米谷管理法细则》,东北人民不能吃大米,吃玉米、高粱和橡子面。如果被日本宪兵和伪满警察发现中国人吃大米,就按照经济犯论处,会被送到731去。
那么这个时候国府在干什么呢?虽然国府有进行过地下抵抗活动,但是更多是象征性的,存在于外围远离人民,东北主要抵抗力量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联武装,争取了山野绿林武装和不愿意做亡国奴的东北军余部。
所以,整场阅兵贯穿了我们整个历史观和价值观,抗战不能从1937年开始算,而是1931年开始。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前燕吴王慕容垂 - 770 个点赞 👍
因为太绝望了……但是客观条件还不是最绝望的
在冰天雪地被关东军追着打,
开始战友一个个的倒下,
后来战友一个个的投降,
从3万多人,最后剩下200多人。
这已经是地狱了,但还不是最绝望的。
因为他们经历了最为漫长的失败,
从1931年开始,他们看着国土逐渐沦陷,
到南京保卫战这个民族绝望时刻,
他们已经扛了6年,
6年没有一个好消息啥信仰禁得住这样的考验?
哥们……别说6年了……
有6个月你就双手离开键盘了吧?
就这样杨靖宇将军和其他抗联同志还在操作……
叛徒程斌原是杨靖宇将军最得力的干将,也是在1938年投降,专门负责追杀杨将军。
最终在1940年,原抗联特等射手亲手射杀了他的将军。
自1931年始,杨将军抗日九年,最终英勇就义。
这时蒋总统还没想起来对日宣战。
现在你告诉我,
中国共产党是不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陈清泉 - 73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唠唠嗑 - 510 个点赞 👍
张学良智力低下被两头骗,日本人说军部独走他信,蒋介石说打一手迂回他也信,直接给自己干成废废。
马占山意志薄弱,信了日本人的鬼话被招安,招安后发现被骗又二次革命结果没人理,只能跑路。
冯玉祥可以说非常努力,搞了个抗日同盟,结果被蒋介石搅和黄了,他那帮有个抗日英雄吉鸿昌,也被蒋介石杀了。
这三人已经算不错了,像南京卫士唐生智、热河土匪汤玉麟、图图抗联盛世才等拟人东西就不用说了。汪精卫溥仪啥的拟人都算不上了,溥仪也没法说他是汉奸,反正就一帮卖国贼吧。
所以我一向对什么国民党是抗战主力这种说法感到可笑,汪精卫就算不是国民党,张学良退出东北是不是你蒋介石让的?冯玉祥的察哈尔抗日同盟是不是你蒋介石搅合黄的?唐生智在南京吹完牛逼把船都烧了要给孙中山守坟,龟儿子最后偷偷给自己留一艘船跑路,变相害死多少人?
从918开始,整个东北的抗日战争就是赵尚志、杨靖宇、赵一曼、李兆麟、周保中等共产党员领导的。
赵尚志和赵一曼都是重伤后被砍头,李兆麟和周保中打到了胜利,而杨靖宇的结局,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我认为这不是我的表达能力不行,因为也没有什么文艺作品很好的展示了杨靖宇是如何战斗到最后。(张学良和马占山就容易多了)
我完全理解张学良和马占山在荧屏上能火起来,因为观众更喜欢看纨绔子弟创造奇迹,更喜欢看李幼斌霸气的骂“谁抗日我就支持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哪怕试图理解一下杨靖宇也太难了。
战斗不激烈,孤身一人饿着发晕浑身冻疮在东北老林子里和日本人周旋。
过程很绝望,没粮没枪没人也没电报,收不到中央的指示,也不知道中央有没有被蒋介石屠干净了。
结局很憋屈,被路人出卖然后被日本人打死。没有任何奇迹发生,死的时候还是饿着的。
哪怕学马占山稍微投降一下,当几天官再二次革命,说不定大家接受度还能高一些。
他就那么死了,死的像个圣人。知乎的文盲会说这是一种圣愚行为,杨靖宇还真出生在驻马店。
杨靖宇战斗到了最后,但他不是在一场战斗中战死而是在黑暗中慢慢被冻死饿死。杨靖宇并不是没有选择,别说直接投降日本当大官,就连抗联的普通士兵也有先投降大吃一顿再和日本人同归于尽的。部队更是普遍边打边退,实在打不过就绕道苏联回国再想办法。
他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比原子弹和航母的威力还要大。显然我们不能简单的说这是中国人的精神,因为蒋介石汪精卫也是中国人。也不能说就是共产党的精神,一亿党员里面有这种精神的有没有一百个都不好说。这种精神究竟是什么,恐怕也不是几句话说的清楚的。
但如果我只有一票,这一票让我投给代表中华精神的一个人,我会放弃鲁迅和毛泽东选择投给杨靖宇。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稍一稍 - 486 个点赞 👍
建国后,杨靖宇部队的士兵,不管你是脱队、叛逃还是投降过,只要不是恶意投敌、杀害同志的,组织都把他们当作自己人,你就知道他们那个时候有多艰苦了。
查看全文>>
other / other
社会主义接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