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80师报务员张文荣突然被押送到釜山的一个山坡上,他早听说日军731部队用活人做毒气试验。
张文荣被要求换上美军衣服,送上美军飞机,被运送到日本东京。
张文荣心想,完了,真是要落到日本人手中做试验。他们一群人被关押在一间屋子里,恐慌地度了1晚。
第2天,张文荣被带到一间办公室,里面有一个美国人和一个叫伊藤正一的日本人,他们会说流利的中文。
一进屋,美国人问:“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张文荣如实回答说:“不知道。”
美国人接着说:“这里是情报机关,用你们的话说就是特务机关,叫你们来就是让你们帮联军搞情报。”
原来,美军正在从战俘营当中挑选人员,进行专门的特务培训,企图对志愿军后方实施侦查和破坏。
张文荣有黄埔生的身份,又懂得电台发报技术,平时表现比较顺从,成了美军重点争取对象。
但,这可是背叛祖国的行为,众人面面相觑。
日本人说道:“今天摆在你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死路,一条活路,如果不服从安排,想从这里回去是不可能的。”
说完,用手在脖子上抹了一下,做了一个杀人的手势。
张文荣内心非常纠结,一方面战俘营内非人般的生活,他再也无法忍受,但另一方面,要背叛祖国,这坚决不能干。
张文荣脑袋不停盘算着,与其白白被杀,不如拉一个垫背的,万一有机会还能逃回祖国。
于是他在敌人写的“自愿书”上签了字,暂时成了一名"叛徒"。
美军当然没有那么笨,会单凭一份“自愿书”就相信他们。美军不仅对他们进行特务训练,还在他们宿舍内安装了窃听器,24小时监视。
平时给张文荣洗脑,考察言行举止,直到他们认为合格才会交付任务。
张文荣接受的培训有跳伞、兵器识别、爆破、情报六原则、朝鲜语等。他从一开始就抱定伪装的决心,表现都格外积极,成绩非常好。
这期间,不断有人被带走,再也没回来过。
经过2个多月的训练和考核,张文荣总算通过了敌人的考察。
1952年2月19日,美军给张文荣安排了任务,化装成志愿军空投到中朝部队后方,收集情报,引导美军飞机进行轰炸。
当天,张文荣他们换上志愿军服装,每人配发1支步枪、2枚手雷,登上了美军一架C-46运输机。
美军打算把3个情报小组空投到铁原以西的谷山郡。
张文荣把一颗手雷藏在手套里,紧紧攥着。凌晨2点20左右,行动负责人哈里森叫到他的名字,示意他跳伞。
就在张文荣在离开舱门前,他突然猛地拉开了手雷上的拉环,使劲往机舱深处扔去,随后纵身一跃,跳离了飞机。
张文荣在空中先是听到一声小的爆炸,接着便是一声巨响。
C-46运输机舱冒出浓烟,没多久就化作一团火球朝地上栽去,火球划破夜空,地面的志愿军发现后立即派出了人员进行搜索。
张文荣落地以后,很快就找到了志愿军。
张文荣详细讲述了自己被俘、参加特务培训、炸机逃回的过程,战士们异常谨慎,并没有轻易相信张文荣的说法。
直到第2天,那个负责此次行动的美国人哈里森跳伞后被志愿军抓获,他的供述与张文荣说的基本一致。
张文荣的情况被一级一级往上报,中朝谈判代表团在利用这一事实谈判桌上,披露了美国虐待战俘的真相,使其感到非常难堪。
后来,参与谈判的柴成文在《板门店谈判》一书中这样写道:
张文荣在关键时刻,临危不惧以自己的英勇行动向祖国母亲报到。
那个年代,组织上并没有安排他返回部队,而是把他送回国接受审查。
直到1958年3月,北京军区政治部才作出调查结论:
志愿军被俘人员张文荣,在朝鲜战场上被美军俘去,后被强迫充当特务,张乘离机时,用手榴弹将敌机炸毁,有立大功表现。为此,奖给张文荣人民币800元。
张文荣被安置到辽宁省劳动厅工作。
以当时的工资水平来看,800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公务员一年的工资,张文荣曾有一段时间负责人事。
经历这一切之后,张文荣觉得能活着回到祖国已经很幸运了。
张文荣似乎看淡了名利,不愿意做官,只想回到家乡,当地又安排他到文教局,后分配到满都户镇古城子小学任教。
张文荣在当地多所学校任教,直到1981年退休。
这么多年,张文荣内心一直有一个愿望,当年他被俘后并没有背叛祖国,却失去了自己引以为豪的军籍。
不过,他相信总有一天,组织会给他一个说法。
张文荣默默做着自己的工作,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直到2000年初,他去世以后,后人认为应该给他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于是,向相关部门提出复查申请。
北京军区复查后,于当年6月派人给张文荣家人送去恢复其军籍的决定,并补发了复原军人证明书和复员费。
张文荣的一生,平凡而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