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7个

抗美援朝为什么胜利?

流萤
4202个点赞 👍

其实美国并没有输,但我们确实是赢了。

美国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被志愿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李奇微接手后,针对志愿军的穿插分割战术,制定了先退后攻的策略,效果显著,所以在后三次战役中美军并不落下风。

但是就像一个大学生和小学生打球赛一个道理,对大学生来说,打平就是输。

美军和志愿军,不管从武器装备,还是背后的国家实力,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被中国志愿军打成这样,对美国来说是极度不服气的。

接着爆发的一场战役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的这种想法,打得美国人服服帖帖,再也没有勇气在朝鲜继续耗下去,老老实实地签订了停战协议。

这场战役,就是以极度惨烈闻名于世的「上甘岭战役」。

正如有人所说:「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

先聊聊咱们为啥要抗美援朝

先说说新中国为什么必须要出兵朝鲜抗美援朝。

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对抗美援朝质疑的声音,说什么「没有意义的战争」,什么「人海战术」,什么「投名状」之类的,纯粹是胡说八道。

严格来说朝鲜战争应该是两场。

第一场是朝鲜内战,也就是北朝鲜和韩国之间的战争,对战双方是北朝鲜和韩国,以及后来给韩国救场的美国。

第二场则是抗美援朝,北朝鲜军队被打回三八线以北,志愿军入朝,这场战争基本上就变成了我们和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对抗。

本来金日成拿着苏联援助的坦克大炮,一路狂飙,一直把美韩联军赶到了釜山,战争差点就结束了。

不过麦克阿瑟在 1950 年 9 月 15 日发动了代号「铁铬行动」的仁川登陆战,北朝鲜军队的后路被切断,加上战线过长早已成强弩之末,在补给线被切断的情况下发生了大溃败,一路被美军和韩国军队追到了三八线。

中国此时也通过印度给美国传声,不准越过三十八度线,越线中国必出战。

事实证明,中国的威胁没起到任何作用。

韩军和美军先后过了三八线,要彻底拿下北朝鲜。

这一下子压力就到了中国这边。

很多人并不理解,为什么过了三八线中国反应这么大?为什么中国必须要保住北朝鲜?

道理并不复杂。

朝鲜和中国东北接壤,朝鲜等于是中国的缓冲区。

如果朝鲜没有了,中国的东北边境将直接面对美国,再无安全可言。

如果这样,必须有重兵守卫东北边境,防备美国哪天打过来。

这势必要牵扯国家巨大的人力物力,那经济建设还搞不搞?

再一个是东北在新中国的地位。

东北集中了新中国大部分的工业设施,之前日本建的,虽然很多被苏联红军拆走了,但是恢复了的也很多。

没有东北的这些仅有的工业设施,新中国的处境是雪上加霜。

总之一句话,保卫朝鲜就是保卫东北,保卫东北就是保卫中国。

其实看国家对外的行为是否合理,只要看明白是不是为了国家利益,就能判断某个事做得有没有意义。

你以为我们新中国的大佬们都是国际主义活雷锋?开什么玩笑?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

所以,抗美援朝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家卫国」,志愿军就是喊着这口号奔赴朝鲜战场的。

这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这是实实在在的出发点。

当然不可否认,斯大林对于中国出兵给予的压力,也是原因之一。

不过为啥要考虑斯大林的感受?

当然是为了获得苏联信任从而支援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要不然你以为苏联就轻轻松松给你 156 项?

他为啥没给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

总之,抗美援朝是一个英明决策,对新中国的意义巨大,这个没有丝毫疑义。

不过这个决策的过程也是相当痛苦。

因为作为一个新生政权,新中国面对的是令人窒息的困境。

经济上,连年战争导致社会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政治上,还有 1/3 的国土没有解放,国民党还有 100 多万的残军在负隅顽抗;外交上,受到了西方阵营的敌视和封锁,即使一边倒的苏联,也对中共充满怀疑。

最主要的,拿着步枪去跟美国的坦克飞机打?美国啥水平咱不知道吗?

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毛主席一锤定音,说出了那句「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的名言,正式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拒敌于国门之外。

上甘岭战役的背景

1950 年 10 月 25 日,入朝的志愿军发起了第一次战役,一直到 1951 年 4 月,共发起了五次战役,期间曾越过三八线,攻下了仁川和汉城,几易其手,最终和联合国军对峙在三八线两边,谁也打不动谁了。

其实中美一交战就发现一个问题,都低估对手了。

在美国人的印象中,志愿军不是中国人吗,要说起蒋介石的国军我们可太熟悉了,战斗力?呵呵……

更何况,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能和当年手持美械装备的国军相比吗?

在志愿军的印象中,美军的武器装备厉害归厉害,咱们也不是没见过,当年老蒋的国军不是有很多美械师吗,也就是那么回事,最后还不是都跑小岛上去了?

然后一交手,美军和志愿军异口同声:我靠,特么的都被国军给骗了!

美军的炮弹就跟不要钱一样,一弄就是火力覆盖,刚入朝的志愿军不用说防空武器,就连火炮配备都很少,完全就是被美军的飞机火炮压着打,以至于得了「火力不足恐惧症」。

而我军是在几十年残酷的环境中历练出来的,堪称「史上最强轻步兵」,最擅长的就是大规模穿插迂回分割包围。

美军最怕的就是听见志愿军的哨响,一声哨响,旁边就呼啦冒出一群人来端着枪突突,都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你说美军虚不虚?

几大战役打下来,双方都是伤亡惨重。

第五次战役结束之后,中美双方进入战略对峙,谁也奈何不了谁。

这时候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都在质疑美国是不是神经病,为什么从地球西边跑地球东边去给韩国人打仗,死这么多人的意义是什么。

于是,1951 年 7 月 10 日,双方同意停火,坐到了谈判桌前。

不过没啥用,各有各的想法,基本上等于是鸡同鸭讲,各说各话。

谈判这事牵扯到北朝鲜、韩国、苏联,以及中国和美国等各方势力的不同意见,根本达不成共识。

这个原因非常复杂,这儿就不展开了。

为了获得谈判的有利条件,从 1951 年 4 月第五次战役结束,双方一直打打停停,拖到了 1952 年秋天。

双方大会小会开了无数次,这期间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撤职,换上了李奇微,后来又换上了克拉克,战况依然是僵持。

到了 1952 年 10 月 8 日,情况突然恶化,美军单方面宣布板门店谈判无限期休会,决定实施代号为「摊牌行动」的作战计划,第一目标指向志愿军第 15 军驻防的五圣山

五圣山的位置在三八线以北,按照美军的想法,可以攻下五圣山再决定是不是继续打。

因为过了五圣山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康谷地,美军可以利用坦克优势扩大战果。

即使不扩大战役规模,那停战条约的边界线也可以往前推到五圣山,这也等于这几年没白打,对国内也好交差。

美军之所以这时候决定重燃战火,跟当时美国的国内局势有强相关。

首先一点,美国一直觉得自己的海空军占据绝对优势,那你中国跟我谈判凭啥平起平坐?

我美军来朝鲜之前分界线就是三八线,我打了两年多,死了无数人,最后还是要以三八线为界,我打了个寂寞?

我怎么跟国内纳税人交代?怎么跟小弟们交代?

分界线怎么着也得从三八线往北划出一部分,哪怕 3 公里 5 公里,这也算是我们的战果好吧?你这寸土不让,我要不要脸?

再一个问题就是,1952 年是美国的大选年,杜鲁门虽说已经连任两届,没有继续竞选总统的资格,但还想再干上几年副总统发挥一下余热。

不过因为朝鲜战争打得稀巴烂,早已被共和党和竞选对手喷成了渣,这让杜鲁门相当郁闷。

为了挽回点颜面,杜鲁门希望在停战协议签订前来一场胜利,也给自己所在的民主党造点声势。

而刚刚升任第 8 集团军司令的范弗利特也急需一场胜利来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且自己的儿子也死在志愿军的炮火下,对志愿军有深仇大恨,急于报复。

在此背景之下,朝鲜半岛战火重燃。

而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战役,成了美国人的一个噩梦。

谁也没想到会惨烈至此

在五圣山前面有两个高地,加起来也就是 3.7 平方千米,因为面积太小,我军在每个高地上只驻守了一个连的兵力,多了也放不下。

因为太小,这两个高地连名字都没有,只用海拔高度来命名,分别是 597.9 高地和 537.7 高地。

而这两个高地后面,之前有一个只有十来户的小村庄,名字叫「上甘岭」。

这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上甘岭」这个连朝鲜人都不熟悉的小村庄,以后会成为震惊世界的惨烈战役的代名词,也成为了中华民族英勇精神的一个代名词。

作为攻守双方,美军是王牌部队第 7 师加上韩军的第 2 师,我方则是 15 军的 45 师。

作为五圣山的门户,美军首先要进攻的就是这两个小高地。

按照美军战前推测,这个过程不需要太费劲,最多伤亡 200 人左右就可以结束战斗,然后就可以杀向五圣山。

事实证明,美军想得太简单了。他们沙盘推演的是兵力和装备,自然是没有问题。

然而他们想不到的是,他们将会遇见一群什么样的人。

这是一群为了信念完全置生死于度外的中国军人。

1952 年 10 月 14 日凌晨 4 点,战斗正式打响。

从战后来看,我军在上甘岭的战斗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表面阵地争夺战、坑道保卫战、反击战。

1. 表面阵地争夺战

指挥官范弗利特身上有个标签,「范弗利特弹药量」理论的创造者。

简单来说就是无限制地使用炮弹狂轰滥炸,把对方阵地炸得寸草不生然后步兵再上,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己方士兵的伤亡率。

这套理论当然谁都懂,问题是炮弹不要钱吗?

以至于后来把美国都打心疼了,范弗利特被国内议员指责「浪费纳税人的钱」。

对上甘岭阵地的攻击依然是这套路。

美军动用了 300 门大口径火炮、27 辆坦克、40 多架飞机,对着两个小高地来了一遍无差别轰炸,一天就倾泻了 30 万发炮弹,航空炸弹 500 多枚。

炮弹密集到了什么程度?达到了 1 秒钟就落下 6 发炮弹,山头都给削去了两米。这个恐怖程度大家可以脑补感受一下。

事实上也确实给我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高地上构筑的工事一点也没剩,志愿军战士即使躲在斜面的坑道里,也有很多人都被强烈的冲击波震得嘴唇咬破,牙齿磕掉,更有人被活活震死,而表面阵地上的守军更是伤亡惨重。

电话线全部被炸断,为了跟团部指挥所恢复电话通信,电话班副班长牛保才冒着炮火出去拉新线,在左腿被炸断的情况下一路爬行,找到断头时发现携带的电话线已经用完。

牛保才毅然选择了用自己的身体充当连接,把一端的断线缠在手指上,另一端的断线咬在嘴里,用生命换取了宝贵的三分钟的通话时间,壮烈牺牲。牛保才被追记特等功,二级战斗英雄。

然而,这种壮烈的场面,才刚刚开始。

猫老板锐视角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